盂兰节俗称“中元节”、“鬼节”,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,因在农历七月十五日庆祝鬼节而得名。古代中元节是一个传统的祭祖节日,历经漫长的岁月,已成为一个除了祭祀先祖外,更是表达思念先人、慎终追远的传统文化活动。每年农历七月十五,人们会在墓地或祠堂前摆设鲜花、水果、烛灯等物,祭奠先人的亡灵。
盂兰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佛教。佛教经典中提到,盂兰盆节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目犍连(梵名Maudgalyāyana)用特异能力从阴间看见母亲受苦而特别设立的法会。因此,盂兰节在佛教中也称为“目犍连节”。
关于盂兰节的传统食品,各地习俗不尽相同。江南地区,盂兰节是送走「水陆」鬼神的日子,有文人赋曰「池上新月,人围桌而坐,黄茆斋馔..."。而在福建地区则会准备盂兰饭、油条、豆皮肉以及五色豆等供奉亡灵。
盂兰节是表达悼念和怀念的传统节日,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。每年到了盂兰节这个时候,人们都会慎重对待,一方面表达对先人的崇敬,另一方面也需要关注到活动带来的社会问题,如祭祀方式是否规范,是否有影响到周围居民等问题。